top of page
We provide education, consul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your company to transition from the offline to offline-merge-online (OMO) model.

OMO 線上結合線下的學習模式

提升網上學習效果?你一定要識 OMO! 最近嶺大研究團隊公佈最新一項有關「新冠肺炎抗疫期間本港大學生網上學習情況」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只有約兩成七受訪者滿意在疫情期間進行網上學習的體驗,逾六成人認為,網上教學效果比面授課程差。 靈活運用 OMO 可以提高網上學習互動性,保持學生之間交流,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內容。面對疫情新挑戰,等謝家駒博士(KK)簡單解釋OMO這種新的學習方式。 經過多次試驗 OMO 的學習方式,KK 總結出一套有效提升網上學習興趣的方法。而未來日子,Impact Partners 的工作坊都會以OMO 形式進行。

OMO

101

自從新型冠狀病毒席捲全球, 各行各業停擺停頓, 生意固然大幅萎縮, 日常生活也大受影響. 商業和消閒的短程及遠程出行, 都成了禁忌. 更可怕的, 是沒有人知道何時才會回復正常.

 

在這惡劣的環境下, 有一門生意卻仿彿一枝獨秀, 顯得無限商機. 這就是「綫上學習」 (Online Education).

借鑑國外經驗

 

在全球範圍來說, 綫上教育的一個里程碑是2012年MOOC 的爆炸性出台. MOOC 代表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大規模公開綫上課堂」, 讓不少世界一流的教授或學者, 可以通過網上授課, 免費和全球各地學子分享知識及心得. 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 亦大大促進了綫上教育的發展. 時至今天, 愈來愈多的網上教育平台, 提供數以萬計, 內容包羅萬有的長短課程.

 

然而, 綫上課程始終有很多缺陷及不足之處, 令其作用不能充份發揮.

 

綫上課程的「完成率」異常偏低. 意指不少學員報讀後, 未有完成便中途而廢. 維基百科中的介紹, 便指MOOC的「輟學率」超過90%.

 

可以說, 綫上教育方興未艾. 它的潛力仍然有待開發. 目下世界各地的綫上課程, 極其量祇發揮了少於10%的能量.

 

釋放其餘90%的能量就是突破的空間. 以下嘗試勾劃理想的綫上課程.

 

首先, 必須要消除將綫上教學等同於綫上授課的誤解. 特別在近月來, 由於學校普遍不能如常上課, 很多都採用了綫上授課, 通過直播或錄播把老師的講授在網上傳播出去. 即使在沒有疫情之前, 很多人的印象, 都以為綫上學習就等於網上聽講課. 

 

這其實是大錯特錯. 綫上教育(Online Education) 的精萃, 在於運用綫上的資源來學習, 學員可以通過網上不同媒體, 不同途徑來學習, 並不需要依賴老師的講授. 單是運用網上資源來講課, 是浪費了很多綫上學習的機會.

 

要說明這一點, 我們不妨借鏡電影的早期發展. 1888年, 愛迪生已發明了「動態影像」(Motion Picture) 的技術, 但是要經過二十多年後才出現電影. 為甚麼? 因為人們還不懂得如何運用這個嶄新的技術. 

 

初時的應用, 祇是將它放在舞台劇前把舞台劇錄下來, 然後在其他地方播放, 讓沒有在現場的觀眾也可以欣賞得到. 後來才慢慢發覺到, 這項技術不應被舞台劇場景所局限, 而是可以在不同場景拍攝, 最後才有電影的出現.

 

我們若簡單地祇是將網上授課當作是綫上學習, 實在是和將Motion Picture 的技術祇應用在錄影舞台劇差不多.

 

其次, 我們要迎接OMO 教育的出現(Online-Merge-Offline(), 意思是綫上與綫下的活動要整合起來. 

 

正如零售行業一樣, 已不能把綫上與綫下活動分割開來, 而要將兩者整合起來. 同樣, 任何綫上課程, 都不應祇是單純運用綫上資源, 而要與綫下活動有機結合. 一方面, 傳統以綫下為主的課程, 必須加添及善用網上資源來作為重要補充; 另方面, 過去以綫上為主體的課程, 必須改變忽略或刻意減少綫下活動的安排, 重新設計整體課程, 讓綫上及綫下活動互相補足, 發揮最大的整合效應.

 

翻轉學堂 大放異彩

 

第三, 在OMO 的基礎上, 翻轉學堂的形式是勢所必行. 所謂翻轉學堂 (Flipped Classroom), 是指一種嶄新的教學方法. 意思是課堂上不再由老師「講課」, 而是將要講的內容事先發給學生閱讀, 消化; 上課時大部份時間用作提問及討論. 由於學生可以主動在網上搜集資料, 他們的準備可以相當充足, 課堂上的火花及收穫也可以因而更大. 

 

第四, 過去綫上課程最為人詬病的是缺乏人際接觸. 師生之間, 學生之間都缺乏聯繫, 交流, 切磋; 徹底忽略了在教學過程中人際互動的必要性. 綫上課程設計最大的挑戰, 是重新界定「老師」 ,「助教」 , 「學員」  的角色.

 

「老師」要成為「主導師」Chief Learning Facilitator (CLF),「助教」則是 Learning Facilitator(LF),「學員」 是Active Learner(AL). 

 

CLF 是整個課程的設計師, 對要學習的內容有系統性的認識, 對綫上資源及功能有全面的了解, 能夠設計出讓學員保持高度學習動機及興趣, 又輕鬆愉快地進行學習的流程.

 

LF 的角色也是舉足輕重, 但一直被忽視,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成本. 早期的綫上課程, 過份追求 「大規模」, 以為運用科技便可以低成本運作, 這是致命的錯誤. 差不多所有關於綫上課程何以如此高「輟學率」的分析, 都顯示 「孤獨學習」 是一個主因. 近年來, 已愈來愈多綫上課程加上 Learning Facilitator 的角色, 由他們擔當小組輔導的重要任務. 這是否意味成本會大增? 絕對是. 關鍵在你想有5% 的完成率, 抑或60-70% 的完成率. 有Learning Facilitator 的存在, 才有機會發揮 「高科技, 高觸感」(High Tech, High Touch) 的作用.

 

AL 是指學員要成為主動學習者. 這本來是明顯得很.  我們經常詬病的「填鴨式」教育, 在網上課程中一樣可以出現. 假若學員是被動的學習者, 我們便祇有「高科技填鴨」 . 所以學員必須是主動學習者, 綫上課程才有意義. 

 

這牽涉到整個課程的設計, 包括收甚麼生, 如何收生, 如何收費, 如何進行小組輔導, 如何評核成績等. 

 

可以見得, 雖然綫上教育的需求確是異常龐大, 但能真正針對社會需要善用科技來進行教育創新的例子卻並不多見. 際此疫情肆虐, 百業蕭條的大環境下, 期望一些教育或非教育機構, 異軍突起, 開拓出嶄新的「綫上結合綫下」 (OmO) 教育課程, 將會是切中時弊, 掌握商機, 造福人群.

bottom of page